各二级学院:
蝴蝶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美丽昆虫,其艳丽的色彩与曼妙的舞姿,在花间翩翩起舞,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会飞的花朵”。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洲首次将蝴蝶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开展了国家范围的蝴蝶观测活动,获得了大量有关环境变化的信息。目前,蝴蝶观测活动已经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广泛开展,数以万计的志愿者积极投身其中。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于2010年3月与德国亥姆霍茨环境研究所(UFZ)联合开展江苏蝴蝶监测项目,首次采用国际标准蝴蝶监测方法开展全省范围的蝴蝶监测。国家环境保护部以江苏蝴蝶监测为模板,于2016年3月起正式启动中国蝴蝶观测项目。
为更好地宣传和发动更多的青少年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这一生态环保活动。江苏省生态学会与江苏省昆虫学会、江苏省动物学会、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江苏蝴蝶观测中心)联合主办“第三届江苏蝴蝶观测大赛”。大赛具体事项如下:
1、大赛分组
本届大赛分小学组、中学组、高校组、社会组四个组别。各学院可以学院为单位组队(不少于6人)参加高校组竞赛;同时,本届大赛接受我校各学院个人报名参加高校组别竞赛。
2、大赛模块
大赛共分“全年蝴蝶观测” 、“蝴蝶种类识别”和“蝴蝶同步观测”三个竞赛模块。模块1“全年蝴蝶观测”为必报模块,模块2“蝴蝶种类识别”和模块3“蝴蝶同步观测”为选报模块。参赛学院或个人可以在“仅参加模块1”和“参加全部三个模块”两个选项中选择其一参赛。
(1)“全年蝴蝶观测”竞赛模块:本模块为必选模块。团队参赛人数不限。通过发动他人参与蝴蝶观测信息提交可计入本人成绩。参赛选手提交2018年全年在江苏境内各地拍摄的蝴蝶生态照片或视频,标注标准监测信息,包括年月日时分、具体地点、该种蝴蝶数量、天气、温度、湿度、风力、风向和监测人姓名。信息格式如:201807011530南京六合平山森林公园5只晴31度57%东南风3级张红海。照片或视频符合“五性”要求,即:情景真实性、信息完整性、地点丰富性、种类多样性与时间延续性。参赛团队或个人在12月15日前将观测照片电子版打包发送至江苏蝴蝶观测中心(lizhh6710@126.com), 文件名:学院名称或个人姓名+2018全年蝴蝶观测。根据各团队或个人提交蝴蝶观测照片信息条数计算本模块得分。
(2)“蝴蝶种类识别”竞赛模块:包括江苏常见蝴蝶生态照片或标本照片识别。团队选派6名选手参赛(每位选手必须参加模块1竞赛,至少提交10条以上蝴蝶观测信息),个人选手直接参赛。参赛选手在竞赛现场,在规定的时间内观看一定数量的蝴蝶照片,经识别后写出对应的蝴蝶名称。本模块竞赛时间为2018年9-10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根据各团队或个人得分计算本模块得分。
(3)“蝴蝶同步观测”竞赛模块:团队选派6名选手参赛(每位选手必须参加模块1竞赛,至少提交10条以上蝴蝶观测信息),个人选手直接参赛。在规定的同一天时间内,自行选择本地市范围内蝴蝶活动地区通过拍摄、鉴定、填表,进行实地蝴蝶观测。本模块竞赛时间为2018年9-10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根据各团队或个人提交的蝴蝶观测正确信息得分计算本模块得分。
3、奖项设置
(1)本届大赛按各组别设个人奖、团体奖、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
(2)仅参加模块1竞赛的个人或团体以最高分记100分,其余对等折算;参加全部三个模块竞赛的个人或团体以三个模块得分转算总分,其中:模块1占60%,模块2占20%,模块3占20%。
(3)根据参赛学生人数和参赛团队数,分组别按10%、20%、30%和40%设个人和团体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4)优秀指导教师奖。积极组织、认真指导选手参加竞赛,成绩突出的团队指导教师将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5)优秀组织奖。根据对本届大赛宣传发动情况及参赛表现综合表现,评选各组别优秀组织奖若干。
4、报名方式
团队指导教师和以个人身份参赛的选手在2018年10月30日前加入大赛QQ群:江苏蝴蝶观测大赛2018,群号:780018157,加入群后请将名字改为“组别+单位+姓名”。
5、联系人
南京晓庄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江苏蝴蝶观测中心)李朝晖教授QQ:1027806972。
江苏蝴蝶观测大赛组委会主办
食品科学学院承办
二〇一八年十月
转发江苏省生态学会文件:“关于举办第三届江苏蝴蝶观测大赛的通知
文件全文下载:关于举办第三届江苏蝴蝶观测大赛的通知-省生态学会.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