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五届南京晓庄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4-30浏览次数:1155

各二级学院:

根据《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9〕8号)等文件精神,为展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水平,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决定举办第五届南京晓庄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赛区选拔赛,现将有关大赛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追逐梦想拼搏奋进永向前勇立潮头敢闯会创铸华章

二、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由教务处主办,电子工程学院承办。学校成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组委会主任由分管校领导担任,教务处处长任组委会副主任,成员包括电子工程学院、教务处、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学生工作处、社科处、团委和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电子工程学院。

学校成立专家委员会,聘请校内外相关行业专家,负责参赛项目校级评审推荐。聘请创业导师和专家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辅导团队参赛工作。

各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由院长或书记任组长,负责发掘人才,组建参赛团队,指派有经验和责任心的教师任团队指导老师,指导团队参赛工作。

三、参赛要求

(一)项目类型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以下简称“教育部通知”)对“大赛总体安排”及“参赛项目要求”的阐述,我校推荐项目如获入选,在第五届大赛中,可选择 “高教主赛道”或“‘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一条赛道参赛。各赛道具体活动方案详见教育部预通知(附件1)。已获往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

1.主赛道

1)参赛项目类型包括5大类,即:“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

2)参赛组别包括4个,即: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师生共创组。

2.红色之旅赛道

1)基本要求:在推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时效性和可持续性。

2)参赛组别包括2个,即:公益组和商业组。

(二)参赛项目要求

校赛需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http://cy.ncss.cn)或大赛移动端报名,请各学院积极发动学生报名参赛(各院系配额表见附件2)。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和师生共创组四个组别的推荐参赛项目比例原则上要均衡,鼓励和支持超出名额分配项申报。

参赛学生应是在校本科生、毕业5年以内的本科生。每个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四、大赛赛制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总决赛由各省(区、市)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省(区、市)报名团队数、参赛高校数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名额。根据专家评审,学校拟推荐12支队伍参加省赛,主赛道8项,红旅赛道四项,其中主赛道创意组项目数量不超过4支。

我校校级初赛由各学院负责组织,校级复赛由大赛承办方负责组织。

五、校赛赛程安排

(一)报名审核(4月16日—5月10日)

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时间为2019年4月16日至5月10日。

二级学院针对本学院申报项目组织立项初评筛选,按照学院初评排序推荐立项项目并填写《第五届南京晓庄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汇总表》(附件4)请各学院负责老师务必于5月10日前以学院为单位,将已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申报的《第五届南京晓庄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附件3)、《第五届南京晓庄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汇总表》(附件4)电子版材料打包发送到大赛秘书处汪静老师,邮箱:13312434@qq.com(邮件名格式:“互联网+”报名+学院名)。同时将纸质版报名表(指导老师手写签名)报送至理科组团C316汪静老师处,电话86178342

(二)校赛(5月底)

5月31日前完成校赛,校内组织专家评审,根据校赛评审成绩推荐参加省赛的团队,须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项目晋级等操作;并同时通过学校管理员分配的账号密码登录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平台报名并提交有关材料。校赛主要包括2个阶段:

1.项目遴选阶段(5月11日—5月17日):各学院于5月13日前提交各申报项目计划书电子稿,计划书电子稿要求:报名表放置计划书最前面,文件名为“序号+赛道+组别+项目名称”。5月14-15日校赛初赛,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评选出进入校赛决赛的项目。

2.校内决赛答辩阶段(5月17日—5月22日):5月21日入围校赛复赛项目团队参加现场答辩汇报,522日公示校赛结果及推荐入围省赛项目名单。

(三)省级复赛

5月22日至省复赛日,各入围省赛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一步完善,积极准备省级复赛。按照省级复赛要求制作路演材料和展示视频。

六、校赛奖项设置

1.项目奖项设置

校级赛设定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和8个优秀奖。设学院优秀组织奖4个,优秀组织奖评定根据参赛组织情况和大赛获奖情况综合计算。

2.组织奖计分办法

大赛组织情况根据各二级学院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及大赛移动端报名的团队总数计分。报名团队数量达到学院规定申报个数的计60分,每增加一个计1分,最高计到100分。没有达到申报数量的学院不参加评选。

大赛获奖情况根据各二级学院团队在校赛中的获奖等次计分。获得一等奖的每个团队计10分,获得二等奖的每个团队计5分,获得三等奖的每个团队计3分,获得优秀奖的每个团队计2分。

获奖项目颁发相应获奖证书和奖金,对团队指导教师的奖励参照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七、宣传发动

学校将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项目组织、推荐工作。各二级学院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学校初赛组织工作。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同时,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进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八、其它

1.各学院应通过主题班会、QQ群、微博等,广泛动员,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2.学院邀请校内外经验丰富的专家,深入开展项目指导、团队培训、效益评估、业务咨询等相关工作。

3.请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加入校赛工作QQ群(2019南晓互联网+工作群):583328304

4.大赛组委会联系人:汪静,联系电话:86178342。相关通知及附件电子稿请从本通知下载。大赛未尽事项,以省教育厅、学校相关文件为准。

  

通知与附件.zip  

  

教务处  电子工程学院

2019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