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 2022南京晓庄学院第六届全媒体作品创作大赛

发布时间:2022-03-24浏览次数:1956

本次大赛以“我们的新时代”为主题,立足身边,围绕现实中的江苏故事,将目光聚焦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从百姓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和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中寻找题材,说百姓话、讲百姓事,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讴歌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风貌、新奋斗、新精神。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节点,学校教务处和新闻传播学院联合策划、专门推出本次大赛,欢迎二级学院各年级、各专业的大学生踊跃参加、积极创作。

一、大赛主办

学校教务处

二、大赛承办

新闻传播学院

三、大赛介绍

(一)大赛主题:我们的新时代

围绕这一总的主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相关题材、作品形式和创作手法讲述和反映发生在江苏本土精彩的新时代故事。

(二)竞赛单元

1.微信作品     2.H5作品         3.纪实摄影

4.微纪录片     5.新闻海报        6.出镜报道

(三)大赛日程2022325820

大赛对象

全校各二级学院在校大学生,独立参赛或者团队合作的方式参赛(团队成员根据不同竞赛单元的具体要求确定)参赛项目数量不限,同时欢迎相关专业教师担任参赛学生的指导教师作品获奖即有证书  

四、大赛规则

(一)作品类型

总体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故事性强,体现专业特点和艺术审美要求,弘扬主旋律和真善美,富有现实意义,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大众审美情趣具体要求如下:

1.微信作品:作品内容必须包含文字通讯、非虚构或其他深度报道类型的文字写作,字数不限、照片摄影图片,原则上不能使用视频截图短视频或短视频新闻(微信内单独使用还是分开组合使用自定,单个视频时长1-5分钟,具体根据情况)音频(同期声、音乐、音响)项基本元素鼓励使用手绘、动画、数据可视化其他多媒介元素,以及ARVR、无人机等创新型技术表现手段,体现融合作品的丰富特点。团队成员不超过5

2.5作品:自行选择作品的内容创作、界面设计和交互体验的模式,除了手绘、漫画、长图等特殊形式外,原则上作品必须包含文字、照片短视频或短视频新闻音频项基本元素具体要求与微信类作品相似)体现融合作品的丰富特点。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

3.纪实摄影:通过纪实手法反映特定故事的主题和内涵,要求成组拍摄照片(至少3张,最多10张),体现深度摄影的现场、跟踪和纪实的特点,同时在参赛作品信息表内填报文字说明材料。照片彩色或黑白根据需要自定,提交JPEG格式电子版作品,每幅照片尺寸长边不低于2000像素,分辨率为300dpi。单人或团队成员不超过2

4.微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纪实类短视频作品(如果同时参加微信类和H5类作品单元竞赛,微纪录片作品不能与其中短视频完全相同),时长5到10分钟,具体时长根据作品情况确定。团队成员不超过5   

5.新闻海报:要求基于特定新闻内容(江苏境内主流媒体报道过的内容均可,也可以选择自己采访获取的新闻题材)设计的海报作品(单幅或多幅均可),静态和动态形式海报自定,鼓励融入创新元素、数据分析或数据可视化内容的设计。单人或团队成员不超过2

6.出镜报道:根据题材和现场情况,可以选择单段式(一小段)、组合式(至少前中后三个小段组成)或一体化(一镜到底)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完成一篇时长1-3分钟的出镜报道(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电视新闻出镜模式、短视频新闻出镜模式或Vlog出镜模式)。单人或团队成员不超过2人

(二)注意事项

1.以上六个竞赛单元的作品,内容涉及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均要求为本人或团队原创(例外情况:①微信类和H5类作品中使用的音乐;②新闻海报如果采用主流媒体报道过的内容设计,可以根据情况使用媒体的相关素材)。

2.鼓励观念、手法、元素、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3.创作作品拍摄照片视频过程中,使用手机、单反或专业摄像机均可但必须符合基本专业技术规范要求

4.作品涉及的视频均采用MP4格式,分辨率1280*720,画质1080P,视频涉及的添加字幕需要规范使用,不能附带LOGO、角标、水印。声音等其他技术指标符合常规播出要求。

5.微信类和H5类的参赛作品必须个人腾讯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作品上不能出现创作者的姓名信息,可以有化名提交时请将作品网址链接保证链接长期有效二维码等信息填写参赛作品信息表中,并单独保存和提供文字稿件、照片、音频(自创的)、短视频或短视频新闻。另外,微信类和H5作品根据自愿的原则,可以提供一幅或多幅作品海报。

6.纪实摄影、微纪录片、新闻海报和出镜报道参赛作品按照各自专业要求提交作品

7.六个竞赛单元的作品均需填报和提交参赛作品信息表关注下面的大赛微信公众号,下载附件;提交时以“负责学生姓名+参赛作品信息表”保存名称)。

8.提交作品时,相关材料均需分别单独保存并将所有材料集中放入到一个新建文件夹中(文件夹保存名称:学院+班级+负责学生姓名+作品类别+作品名称例如:新闻传播学院17广电1+周某某+纪实摄影+疫情下的校园文件压缩后,于2022820日晚20点前发到指定邮箱:all_media2019@163.com

五、奖项设置

    1.团体奖:以班级为对象,按照参加大赛的班级同学人数和班级提交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奖励参赛各班班长负责统计本班参赛情况并填写汇总表,单独发到指定邮箱,用于团体奖评选。

2.作品奖:

一等奖   10%   二等奖    20%  

三等奖   30%   优秀奖    若干

六、评奖规则

1.专业性、故事性、观赏性兼备;

2.符合基本技术规范要求和大赛规定的相关要求;

3.一等奖获奖作品在专业上没有突出的专业硬伤,具有一定特色或创新性;

二等奖作品没有硬伤,但也没有突出的特点,具备相关鼓励性元素;

三等奖作品有小的硬伤,总体符合要求;

优秀奖作品有大的硬伤,但符合一般要求。

4.评奖择期进行,评奖结果根据评委会的评审意见综合后产生。

5.评奖结果产生后,予以公示5天。

七、大赛交流

    1.欢迎各二级学院指定专人负责所属学院参赛学生的报名工作,广泛宣传,积极动员,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大赛。

2.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及时了解大赛信息,参与咨询和交流

 

 QQ大赛交流、咨询平台

             

   




    微信公众号(大赛信息发布平台,参赛作品信息表下载

                    


3.大赛联系同学姜一诺、黄小丽、陈亮

八、校内媒体支持

学校教务处和新闻传播学院官方微信

九、其他事宜

1.作者特别申明的外,大赛组委会授权对获奖作品在校内外媒体无偿进行交流、展示以及相关公益性活动。

2.大赛组委会对本次大赛和大赛规则等具有最终解释权。

3.大赛其他未尽事项,以相关正式通知为准。

 2022南京晓庄学院第六届全媒体作品创作大赛通知及附件.rar

            

2022南京晓庄学院第六届全媒体作品创作大赛组委会

                                        202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