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本次立项工作旨在促进专业内涵式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申报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立德树人,目标引领:课题研究应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关注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聚焦教学模式创新,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
2. 问题导向,精准赋能:研究应立足学校、学院或具体专业建设中的真实痛点与难点问题,聚焦具体应用场景(如智慧课堂、个性化学习、专业核心能力诊断与提升等),深入探讨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解决方案。
3. 融合创新,注重实效:鼓励深度融合人工智能(AI)技术与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特色进行前瞻性探索和创新性实践。研究应注重实际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的深层次变革与优化。
4.协同联动,开放共享: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建研究团队,整合多方资源和技术优势。研究成果(如建设方案、典型案例等)应具有可共享性,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促进校内协同创新生态构建,切实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项目类别
1.2025年度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2.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教材建设项目
3.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项目
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3)
三、申报要求
1. 2025年度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分重大、重点和一般三个类型。重大项目申报必须依据申报指南“重大问题研究专项”选题,重点、一般项目申报可依据申报指南“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选题,也可根据具体研究目标和内容拟定项目研究题目。
2.项目主持人一般不超过2人,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能胜任项目建设。
3.已有在研或已结项的名称相近、内容相似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质量工程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4.校级及以上在研的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主持人不得申请本年度同类型研究项目。
5.每位申报人本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6.本次立项面向所有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其中,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重大项目管理人员的立项比例不少于50%。
四、研究时限
本次立项的所有课题,研究时限为1-2年。其中,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研究时限为一年,其余两类项目研究时限为两年。
五、经费及结题
重大项目1万,重点项目0.8万,一般项目0.5万。
重大、重点项目结题由教务处统一组织,一般项目结题由所在学院组织。
六、其他
申报人按照各项目类别相应的申报要求,将电子稿上传至超星链接(见附件1-3),同时以学院为单位提交纸质申报书(签字盖章版一式一份)和申报汇总表(签字盖章版一份)至行政楼227。
附件1:2025年度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申报要求.zip
教务处
2025年6月30日
撰稿人:侍晓雨
编辑:王岑
审核:余守萍
终审:袁俊